《密城记》总第期年2月3日
新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
文化研究室主办
春天来了花和菜
□周红伟
爱人喜欢种花,养花,喜欢和花打交通。她每次外出,发现有卖花的,爱种花的她都拉不开腿。她在那里看来看去,问来问去,和花农、和卖花的人交流养花技术和技巧,怎样育花,怎样延长生长期,使花长好,长的喜人可爱,有些花怎么随季节开放等等。
于是我家那块巴掌大的阳台就有许多盆花。
玫瑰,仙人球,芦荟,迎春花,海棠花,五掰梅,铜钱草,墨兰,全枝玉叶,金边吊兰,金银花,一落千斤……有的迎着朝霞迎风站立,有的傲之雪霜。
爱人的养花,爱花,源于一个人。她的三姑父。
她最喜欢与她三姑父周连增交流,商讨种花、养花、育苗的技术,小窍门以及如何施肥、浇水,保持水肥等。他们在种花上有谈不完话题,有交流不完的内容。每次,我们到三姑父家里,他便兴致勃劫带着我们观看,视察他的小花园。他那个小花园楼上、楼下在开满了花,有名贵的花,有不出名的花,有时令的花,有一年四季开的花。
三姑父养的花还真不少,品种全,花样多,有铁树、发财树,还有各种花树、叶树和果树。走在他的小花园,仿佛在百花园中,使我们忘记吃饭,忘记睡觉,乐在其中。
她的三姑父是个退职老干部,当过公社副书记,镇人大主席。
退职以后,他的兴趣更加兴泛,读书,看报,种花养花,带孙子外孙,他是个大能人。他干什么事,喜欢什么事,而且热心什么事,喜欢钻研,总要弄个清楚,搞个明白。尤其在种花养花育花方面,下了很大功夫,买了不少种花,育花的书,走访不少花农,搞了不实验,对各种花不断嫁植,移植,培养。由于他功夫下的深,吃苦耐劳,因此种的花多,品种全,品质好,受到亲朋好友的赞许。他把花不时送人,他乐于送人,送给亲朋好人,他很开心,并喜上眉捎。
为了配合爱人的雅兴,我还找来一些书学习。比如皮埃尔·约瑟夫·雷杜德的《玫瑰的圣经》,《诗经》诗词里关于花的赞诵。为此我还搞到一本意大利作家翁贝托·埃科的小说《玫瑰的名字》。因为一个谚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“花要叶扶,人要人帮。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”
大作家翁贝托·埃科在他的小说《玫瑰的名字》结尾处这样写道:“昔曰玫瑰以其名流芳,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。”
受三姑父的影响,我爱人也是花的祟拜者。她非常喜欢种花,养花,育花,还喜欢与别人交流讨论这方面的技巧和技术。每次外出,看到别人卖花和花店的花,她都要停足观看,并品论一番,有时竟忘记走路。这时我就会笑话她。
由于她对花喜爱,在家里那块巴掌的地方,阳台或屋子的空闲处,便种了不少有名没名的花来。
然而,随着疫情的扩散,新年即将到来,目前各种蔬菜价钱直涨不落,葱、蒜、姜、白菜、萝卜等价格直线上升。为此,爱人终于将阳台上她心爱的花弄掉,重新种上葱、姜、蒜等家常小菜。让“蒜你狠,蒜你猛”彻底完完,远离我们。她计划种二十棵茄子和十棵西红柿,届吋可吃上时令菜,吃上放心菜。也可省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为了配合她的行动,我还专门找了两本书。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,可书却总会告诉我们很多方法。我找到是一本英文版的《救荒草本草》,一本多年前曾风靡的书《中国野菜图谱》,就差一点没将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拿出来了。
爱人说,目前生存笫一,吃饭最重要。一切给生存吃饭让路。养花、种花那是兴趣,爱好。而种菜能吃,省钱,安全,放心。
有时想想,我们的一生也就是如此了,慢慢从花变成一棵菜。把辉煌坠落成平庸,说堕落也行,不求进步也中。不过我觉得,我们就是那样从虚荣来到真正的淡定,从树梢处回到树根上,从高空悬着无有“着落”,落到坚实的大地之上。
所以我虽一直患着重病,却一直这样勇敢与坚定。珍惜生命,把握今天,奋斗明天,创造着美好的生活。
.1.31晚做于青屏山下
作者周红伟简介
周红伟,出生,先后在新密市曲梁文化站和乡报导通讯组、新密市农行工作。作品散见《郑州工作》《郑州晚报》《河南农金报》《中国城乡金融报》《郑州*研》《河南工作》等。主要作品有《尖山情,农行扶贫纪实》《钟楼,钟楼,钟楼如何走何全国》,纪实报告文学《带血的红衬衫》《巨变,新密城建大变革》。经济论文《新密股份制实践与探索》在省发改委《河南经济》杂志发表,获全省二等奖,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推广。
END《新密文苑》近期精彩内容
新密文苑‖正定古城游记——北游记之十一
新密文苑‖一次不寻常的出游
新密文苑‖我乘飞机去九寨
新密文苑‖青春
新密文苑‖小梅
新密文苑‖搬家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