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密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火雷助力荆楚历史中,古人是这样抗击 [复制链接]

1#

(一)总有你认识的荆楚古人

绕不开的数字躲不开的新闻,大规模疫情传染持续月余,好在强有力的治理下,已经被有效管控。当地也建立了火神山、医院,“受任于败*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”,“火雷二神”的加盟,势必会助力炎*子孙早日攻坚制胜。

提到火神雷神等上古人物,大家肯定都会脱口而出火神祝融、水神共工等,而这里的雷神并不是漫威宇宙中的Thor,而是根植于几千年前荆楚文化中,土生土长的Chinese。

今天我们聊一聊炎*文明中的一颗明珠:荆楚文化,及当时的古人是如何抗击瘟疫的。(因年代久远史料缺乏,本篇个别故事存在多种说法,在此采用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种)

虽是在讲古籍历史,但我们大不必感觉枯燥乏味。因为稍加留心便会发现,学习生活中的许多知识都与楚文化分不开,笔者也尽可能用轻松熟悉、贴近生活的风格陈述历史。

自有华夏文明以来,楚地的名人就未曾中断,除了神话中的火神祝融,后世还有写下《离骚》的爱国诗人屈原,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》中“孙叔敖举于海”的孙叔敖,《芈月传》中的“宣太后”,著名大诗人杜甫、孟浩然,这些也都是大家熟知的。

(二)上古的火神祝融

正如这些“大家”的前仆后继,荆楚文化也在一脉相传未曾中断。先说说火神祝融,首先澄清一点,这里的祝融并不是火神名字,而是“夏官”的官职名称,夏官就是后世的兵部。

东汉时期有人在批注到:祝融,颛顼氏之子,曰黎。所以祝融的名字是黎。

后来水火两神大战,正是“兵部”祝融打赢了水神共工,这才有了共工怒触不周山撞到“天柱”,然后女娲补天救人的故事。在上古文化中,祝融作为楚地的祖先,是当地人信奉的神灵。

由于当时生产力原始且落后,缺乏医疗救助的古人,往往对神灵有特殊的敬畏之情。

《淮南鸿烈解》中详细描述了火神祝融,称“祝融之令可惠贤良,救饥渴,举力农,振贫穷”,《周礼》也有“掌行火之*令,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”的记载。

在楚地古人的心中,祈求火神的保护,可有效驱逐瘟疫。所以祝融成为图腾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雷神的形象并不如火神深入人心,但也有史料记载。屈原在《离骚》中写道:鸾皇为余先戒兮,雷师告余以未具”。楚辞称“雷神”为“丰隆”,雷神丰隆同样也是上古时期楚人祭祀以保佑家园的神灵之一。

(三)春秋五霸的楚王熊旅

据史料记载,楚文化发端于商周文化。最开始这支族人生活在现在的河南省新密附近,后来逐渐向南迁移,最终在河南南部及湖北大部定居,随着楚人的繁衍生息,也向湖南地区拓展。

这也与我们所熟知的,殷墟在安阳、楚地在湖北湖南的认知相符合。

春秋战国时期,由于周天子逐渐式微,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。楚庄王(姓熊名旅)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将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,同时向外积极扩张先后打败晋、宋等国,最终跻身五霸之一。

不管霸主还是仆从,在疾病面前都一视同仁。当时楚人认为病疫的传染与人们违背天命有关,所以除治疗外,还有大量宗教祭祀、信奉神灵等措施。

(四)东汉的张仲景

历史走到汉代,楚汉之争后刘邦坐住天下,他曾封韩信为楚王。几经变动后,东汉明帝废楚国改为楚郡。而东汉是历史上传染病较多的朝代,汉桓帝时有3次,汉灵帝前后又有5次。

这里的桓灵二帝就是诸葛亮《出师表》中“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、灵也”的。大家熟悉的赤壁之战,曹操兵败就有瘟疫流行,严重降低士卒战斗力的原因。

全国爆发大规模的病疫,楚人的湖北湖南等地自然不能幸免。好在神医张仲景的出现,给当地人带来一线生机。相传张仲景曾在长沙担任太守时悬壶济世,病疫肆虐下的百姓束手无策只能求助于张仲景。

看到病人悲惨的情况,他也心痛,于是一边尝试多种方法治疗,一边整理记载药方。经过多年身体力行的实践,张仲景最终完成了《伤寒杂病论》一书,这本书救治了无数病人,被誉“方书之祖”。

(五)北宋的庞安时

任何时代都不缺英雄,东汉有张仲景北宋有庞安时。如果大家不认识庞安时的话,那苏东坡肯定认识。庞安时与苏东坡玩得不错,苏大诗人经常夸奖他医术高明。

庞安时出生在今天湖北*冈的浠水县,是地道的楚人。传闻有一次他的家乡爆发病疫,庞安时费尽心思给乡亲们调配出药方,大家吃了都很快见效。

但还没容得他喘口气,杨家铺一代的病疫反复出现,药方也不管用。庞安时只得亲自去查看,结果发现当地人不注意卫生,食用水取自污浊的池塘水。

于是他找到一处泉水,并让人将其开凿成深井,专门供当地人饮用。果然,配上原来的药方,出现了原来的疗效,大家很快恢复了健康。

当地人要把刻有“庞公井”的石碑立在旁边,但庞安时却说,井是杨家铺的人用,应该叫杨井。如今庞安时虽然不在了,但历史文物杨井还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温馨的故事。

(六)其他做法

当然,上述所说仅是荆楚地区人民的部分抗击病疫的方式。聪明的古人还很善于积累经验总结教训,在长期和瘟疫斗争的同时,总结出了:焚香熏烟、登高吹风、涂抹药材等方式。

这些方法在现在看来很幼稚,但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还是起了大作用的。焚香产生的味道驱逐蚊虫,可一定程度上减少传播;登高吹风呼吸新鲜空气,与现在的开窗通风有异曲同工之妙;涂抹大*、白芷等药材也有强味驱逐蝇虫的作用。

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吟出“*鹤楼上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”的诗句,首次称武昌为江城,其后被用来称呼武汉三镇。如今的楚地已不是当年的楚地,我们有更多先进、科学的方式对抗病疫,此次向天借得“火雷”二神,势必会再次成功“战疫”。

参考资料:《楚辞》《中国救荒史》《中华上下五千年》

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请与作者联系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