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密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密县千年古县廉政教育新基地央广网 [复制链接]

1#

央广网郑州8月10日消息(记者任磊萍通讯员杨皓帆凌耀亮)河南省新密市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,把廉*警示教育与古代廉*文化相结合,通过千年古县衙、历史典籍、典型案例等鲜活的廉*文化教育,使广大*员干部明底线、知敬畏,讲纪律、守规矩。

新密市古县衙始建于隋代,有近年的历史(央广记者任磊萍摄)

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新密市古县衙始建于隋代,有近年的历史。青瓦、青砖、青石阶,新密县衙凝重古朴、庄严肃穆,处处彰显着绵密而悠长的清正之风。

县衙大门的东西两侧,各建有一座小亭。东边的叫“旌善亭”,内立红色木牍,用来表彰好人好事,以寓劝善。西边为“申明亭”,内立黑色木牍,公布坏人坏事、小偷小摸,以寓惩恶,其用意与今天的公开曝光、通报批评,颇有相通之处。

县衙大门西边“申明亭”,内立黑色木牍,公布坏人坏事、小偷小摸,以寓惩恶,其用意与今天的公开曝光、通报批评,颇有相通之处。(央广记者任磊萍摄)

步入县衙,首先映入眼帘的,是仪门之前甬道两侧的莲池,莲叶青翠,池水幽静。莲池与“廉耻”谐音,寓意为官者要遵孝悌忠信,守礼义廉耻,出淤泥而不染,有观莲向廉、鉴池知耻之效。独特的设计让人感悟到清廉与自守之美。

仪门两侧的莲池,让人感悟到清廉与自守之美。(央广记者任磊萍摄)

正堂----牧爱堂(央广记者任磊萍摄)

县衙大堂堂号为“牧爱堂”,寓意做官者要关爱百姓,体恤百姓,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。二堂的堂号为“三鉴堂”,提醒为官者要时常对比古今,揽镜自照,自醒自警。三堂隔壁坐落着一间不起眼的“退思堂”,知县在一天事毕之后,可以移步此处,闭门静思反省,思考为*有无过失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
随处可见的匾额楹联,镌刻在衙署醒目处,告诫官员要公正执法、清廉为官,其含义至深,发人深省。(央广记者任磊萍摄)

方寸之地王法无欺,顾盼之间皆有警示。在密县县衙,即便是最寻常不过的厨房,也有明确的规矩约束。县衙厨房墙上张贴着清代县署宴客接待标准:“京堂科道(二品),一桌膳银为二钱五分;本省两院(一品或二品),一桌膳银为三钱;司、道(三品或四品),一桌膳银为二钱;府、厅(五品或六品),一桌膳银为一钱五分。”

县衙厨房墙上张贴着清代县署宴客接待标准(央广记者任磊萍摄)

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、河南省廉*评价中心副主任樊红敏说,除了明确接待标准,知县日常食谱也有详细规定,告诫各级官员“一粥一饭常思俸禄是膏脂,半缕半丝不忘黎民皆父母。”这些明文规定给各级官员戴上了“紧箍咒”,不仅为地方*府减轻了接待负担,也有效整治了官场中的奢靡之风。

三堂门口的楹联“休觉天道远上存国法下存民意,长记人事迩前有*声后有史书”,意为不要以为“天道”距离人们很遥远,国法民意就在官员身边,要牢记工作职责、务实勤*。(央广记者任磊萍摄)

行走于密县县衙内,除了历史悠久的建筑之外,随处可见的匾额楹联,镌刻在衙署醒目处,告诫官员要公正执法、清廉为官,其含义至深,发人深省。县衙仪门两侧悬挂的一副楹联:“国正天心顺,官清民自安。”此联语出冯梦龙《警世通言·金令史美婢酬秀意》。意思是说,国家*风淳正,万物之心必然顺畅;官吏作风清廉,人民心里自然安适。一位游客说:“这句楹联充分表达了写作者的爱民之心与尚廉之意,读来令人感佩。对出入县衙的各级官员是一个重要提醒,对今天的公务人员也有教育意义。”

悬挂于县衙正堂的楹联“策励于先改节于后官箴何在,取便于己贻害于民国法能容?”出自明万历己酉年即公元年,密县知县王崇雅撰写的公案自署碑,距今已有多年历史。大致的意思是,为官者要时刻牢记官箴,并以此鞭策自己坚守节操;更不能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,从而祸害老百姓,这是国法所不容的。从中不难看出王崇雅严于律己、廉洁恤民的为官理念。

三堂门口的楹联“休觉天道远上存国法下存民意,长记人事迩前有*声后有史书”,意为不要以为“天道”距离人们很遥远,国法民意就在官员身边,要牢记工作职责、务实勤*,既要对照古代先贤,又要经得起历史评判。意在提醒为官者尽职尽责、处事公道,违背了法律、民心不仅会受到惩罚,还会被记入史册、遗臭万年。

县衙内的杨炳堃展览馆,全面展示了杨炳堃的生平事迹、执*理念和为*精神。(央广记者任磊萍摄)

新密历史悠久,清廉*风积淀千年。自汉代以来,于史可考有位县令在密县任职,廉*爱民、*绩卓著者不胜枚举。杨炳堃就是其中一位,他在清代道光元年至道光八年(年—年),任密县知县,是古代官员清正廉洁的典范。他“实心行实*,尽心民情,”兴修水利,引种水稻,兴办义学,治理煤矿,勤*廉洁,利泽百姓,社会风清气正,人民安居乐业,*声卓著。在任职期间,所用蔬菜食物均为自己拿现钱购买,从不赊欠。杨炳堃离任时,省府严格“审计”后得出结论,“虽经多方苛算,竟无懈可击,乃有赢无绌”。杨炳堃多次得到嘉奖,被称为“民生县令”,百姓为他立杨公祠,以示纪念。

惠*百年思廉吏,官声千载印人心。年12月,新密市纪委监委、新密市古城管委会联合策划建设的杨炳堃展览馆在密县县衙落成,展馆建设面积平方米,展馆共分九个展厅,全面展示了杨炳堃的生平事迹、执*理念和为*精神。

晨钟暮鼓长盈耳,清风廉韵满城春。密县县衙的建筑文化、楹联文化、碑刻文化、历史人物事迹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廉*教育元素。近年来,新密市纪委监委丰富廉*教育形式,将廉*教育大讲堂“搬”进古县衙,与各种机关*建、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,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开展廉*教育,让廉*教育入心入脑。目前,已累计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